top of page

《21》X《大學生報 U Post》訪問

 

 

「《21》的作者是二十一歲的年青人,透過二十一齣電影,剖白對信仰﹑感情告成長的掙扎﹑藉此與你一起找尋生命的價值。本書的作者將全數捐贈香港的內地貧苦孤軍,讓我們一起以生命影響生命,把愛傳地極。」

《21》的編者吳凱軒,二十一歲的年青人,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三年級,與很多年青人一樣,在成長的步伐裡,從自我認同危機(self identity crisis)的階段,走到自我接納(self-acceptance)。然而,與大部份人不同的是,歲月淘刷的同時,他選擇透過文字把成長﹑戀愛及信仰的感受和點滴,一一筆錄下來,結集成書,與其他人分享之餘,亦把書中的收入作為慈善用途。


(記﹕U post 記者/ 軒﹕吳凱軒)

記﹕你小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長大後會出書,這是否兒時希望當作家的情意結?

軒﹕沒有,這不是我的志願。我小時候是想當籃球員,或者是警察。長大後只想從事一些關於慈善的工作。


記﹕你當初為何會出書?你出書的過程是怎樣的?

軒﹕其實自己起初並不是想出書的,我第一本寫的書是《17》,當時我十七歲,想透過寫作宣洩情緒,表達自己。我記得當年去探望一個臨危的癌症病人,有著很深刻的感受和經歷,便促使我寫一個故事,把內心的獨白寫下來,故事的結語是勸勉人活著要有勇氣,而勇氣是人成功的素質之一。我的父親還建議了一系列成功的素質,恰巧找到十七個,我便圍繞這十七個成功素質,把自己對信仰﹑戀愛及成長的看法寫下。接著,我便投稿去幾間書商,找到影音使團這間出版社幫助我。


記﹕那你寫《17》及 《21》的種類有甚麼不同?

軒﹕《21》的主題也是圍繞信仰﹑戀愛及成長的看法,不同的是,書中用二十一齣電影去演繹這些主題。相比《17》,《21》的文筆較好一些。縱使如此,《17》的銷量卻比《21》理想,可能是寫成功素質較受歡迎吧?我不知道。


記﹕你在過程中遇到甚麼困難,最後怎樣克服過來?

軒﹕我起初把一部份稿件發送到出版社,影音使團答應幫我出版。在交稿期將近的一段時間,當時我在教內地農村的小朋友,在時間分配上是我遇到最大的困難。雖然書中的篇章大部份也是我寫的,但我亦有找朋友幫忙,所以你會看到書頁刻著「吳凱軒﹑林士杰編著」。《21》的封頁及設計也是找朋友幫忙畫的。


記﹕你在過程中有甚麼難忘的經歷?

軒﹕我覺得一些突發的事情發生令書中的內容產生啟發(insight),才是最有價值的部份。再加上因為時間緊迫,沒有時間寫,但卻得到有很多人幫忙,以及有各界社會人士把對《21》的看法透過e-mail及facebook寫下留言,是我感到最難忘的,也覺得香港有很多人好有愛心。


記﹕你對《21》這本書有甚麼期望?

軒﹕希望讀者的心裡能被書中的內容觸動,把正面的訊息傳出,但不覺得自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。我覺得道德價值(moral value)不應該與「搵食」存有衝突,如果只為了追求名利,將道德(moral)的事情分開得很厲害,是沒有意義的。所以希望可以做一些為社會服務的事,要求把書中的收入捐給內地機構。另外,亦期望能愛身邊的人多一點,把書中瑕疵的地方修正,再送給部份的人,答謝他們。


記﹕你對其他想出書的年青人有甚麼忠告?

軒﹕我覺得自己談不上是作家,也沒有這個資格,只想告訴他們不要放棄,如果你認為一件事對你重要,便要用盡資源網絡(social network)去完成。文章若要觸動到其他人,要先能觸動到自己,影響到自己,自己也要有好的核心價值才行。大家一起努力去愛自己及身邊的人吧。

作者資料庫﹕

吳凱軒,二十一歲,基督徒,父親是傳道人,母親是家庭教師,因家中經歷過經濟上的高低起跌,故遊走過好幾個社會階層,曾多次搬家,亦轉讀過好幾間學校,中六時便已直接赴澳洲國立大學就讀政治﹑社會學及性別研究,朋友都來自各種不同背景。過後回港入讀香港中文大學,現時是社會學系三年級生。


編者的話﹕

每個人也曾經擁有著段段青澀歲月的回憶,對大部份人來說,年少輕狂,是不諳世事的往事,然而,對凱軒來說,卻是願意將自己的經歷與人分享及反思人生。訪問過後,咀嚼過他的文字,也攀談良久。很多人成年後總以為自己變得成熟,卻慢慢被世俗的價值觀影響著而不覺察。有多少人真的願意為了追求道德核心價值,而拼棄讓自己擁有的名利及富足?我欣賞這些人。


後記﹕

本來我是希望能順應被訪者的意思,用對話(dialogue)形式刊登,然而,後來卻因為版面的緣故修改了。這裡原文記載,一方面印證了訪問時的快樂時光,另一方面心裡頭也著實覺得這種形式更有追讀性,就像聽著被訪者演繹一樣。

 

Edited from: http://elsahung.blogspot.hk/2011/02/21.html

Special THKS to: Hung Ngai
2011/02/21

bottom of page